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政府| 2019-09-25 14:32
打印 |
字号: v|
关于提高桔杆资源利用水平,助力乡村经济 发展、环境改善,建设美丽新农村的提案

  委员提案:

  理由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政策标准的出台以及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焚烧秸秆问题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严重关注。秸秆焚烧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也是不少地方环保整治工作的重点。有研究表明,秸秆焚烧对雾霾的“贡献率”约4%,在特定时段,大规模集中焚烧秸秆是生成雾霾的重要因素。在焚烧秸秆高发期出现的严重污染天气中,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物对雾霾的贡献率可达20%左右。 

  吉林地区农作物秸秆处理绝大多数采取就地焚烧的方法,这种处理方式害处很大、隐患重重。 

  一是焚烧秸秆污染空气环境。焚烧秸秆会产生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在扩散条件不利情况下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对城市、乡村的空气污染更为直接,也是秋冬季重污染天气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在焚烧秸秆高发期出现的严重污染天气中,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物对雾霾的贡献率可达20%左右。 

  二是威胁交通安全。焚烧秸秆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身安全。 

  三是形成火灾隐患。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导致"火烧连营"。吉林地区是半山区,农田多与山地相连,一旦引发山火,往往很难控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四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秸秆焚烧也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田间焚烧秸秆破坏了这套生物系统的平衡,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农作物的生长因而受到影响。破坏土壤结构。 

  五是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威胁人与其他生物体的健康。               

  建议: 

  1、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还田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机械将秸秆打碎,耕作时深翻埋,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将秸秆腐化分解。另一种秸秆回田的有效方法是将秸秆粉碎后,掺进适量石灰和人畜粪便,让其发酵,在半氧化半还原的环境里变质腐烂,再取出肥田使用。 

  2、过腹还田。过腹还田是将秸秆通过青储、微储、氮化、热喷等技术处理,可有效改变秸秆的组织结构,使秸秆成为易于家畜消化、口感性好的优质饲料。 

  3、培育食用菌。将秸秆粉碎后,与其他配料科学配比作食用菌栽培基料,可培育木耳、蘑菇、银耳等食用菌,育菌后的基料经处理后,仍可作为家畜饲料或作肥料还田。 

  4、制取沼气。秸秆属于有机物质,是制取沼气的好材料。此方法是将种植业、养殖业和沼气池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秸秆产生的沼气进行做饭和照明,沼渣喂猪,猪粪和沼液作为肥料还田。此种方式是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的良好模式,它适应了现代化农村发展的需求,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5、用作工业原料。农作物秸秆可用作造纸的原料,还可以用作压制纤维木材,能弥补木材资源的不足,减少木材的砍伐量,提高森林覆盖率,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 

  6、用于生物质发电。将秸秆直接焚烧和将秸秆同垃圾等混合焚烧发电,还可以汽化发电。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每两吨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一吨标准煤,而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对缓解和最终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将具有重要贡献。 

  7、把秸秆作为新兴的替代燃料特别是生物燃料,从中提取乙醇进行开发利用。 

  答复:  

   提出的“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建设美丽新农村”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提高我区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全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区大气污染及环境治理等工作要求,根据市政府相关文件和市领导工作要求,扎实开展了我区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工作。 

   一、2018年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2018年我区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1000元,秸秆利用新增用量2万吨,秸杆综合利用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广大农户的环保意识有所增强,环境污染压力有所减轻,农村循环经济水平有所提高,农村生态建设得到推进。 

   二、资金申请情况 

   为推进我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加快解决秋冬季节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依据《吉林市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我区积极为大军元牧业有限公司,竣博公司等三家公司申请资金补助,其中大军元牧业有限公司申请资金16.3万元。 

   依据《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吉林市财政局关于组织申报第二批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专项资金的通知》相关规定,我区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共有三家,分别为吉林市金地源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吉林市绿洲农产品有限公司和吉林环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吉林市金地源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申请设备补助资金26.85万元;吉林市绿洲农产品有限公司申请设备补助资金6.73万元;吉林环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秸秆供热项目申请补贴6.3万元,我区共申请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专项资金39.88万元,市发改委正在对所报项目进行审查。 

   三、 2019年秸秆项目推进情况 

   2019年,全区共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项目4个,预计完成新增秸秆利用量50万吨以上。其中,吉林新奥能源发站有限公司的吉林市金珠工业园区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2.7亿元,预计消耗生物质燃料21万吨/年,目前项目正由龙潭经济开发区负责推进和落实;北京神源环保有限公司的30万吨/年生物质绝氧热解热电炭多联产项目,总投资5亿元,预计消耗生物质燃料30万吨/年,目前选址正在协调中,下一步准备立项,力争下半年开始启动。大连汇能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性质为农林生物质发电,机组配备1x30MW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配1x13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同步建立脱硫、脱硝设施。现已注册吉林省美潭能源有限公司,成立工作组入驻化工园开展工作,目前已办理完成用地预审意见书,项目建议书,正在办理规划选址意见书。 

   三、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区政府将秸秆综合利用年度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要求相关单位要做好统筹规划和协调,认真组织实施,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人、目标明确、措施具体。 

   ()加快技术创新,加大新技术的扶持力度。鼓励研究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方法,鼓励开发先进实用的秸秆收集、储运、利用技术工艺和装备,扶持引导基层服务组织发展。加大对秸秆“五化”利用新技术、新设备生产加工企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落实好秸秆加工利用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 

   ()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发挥好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大力宣传焚烧秸秆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和秸秆综合利用对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农民增收等方面的益处。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综合执法,积极普及秸秆综合利用知识和技术,宣传有关政策、典型经验和做法,用技术实践指导群众,用示范带动群众,用效益吸引群众,逐步提高公众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形成自觉利用秸秆的良好氛围。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WWW.LONGTAN.GOV.CN
关于提高桔杆资源利用水平,助力乡村经济 发展、环境改善,建设美丽新农村的提案
日期:2019-09-25    来源: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政府

  委员提案:

  理由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政策标准的出台以及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焚烧秸秆问题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严重关注。秸秆焚烧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也是不少地方环保整治工作的重点。有研究表明,秸秆焚烧对雾霾的“贡献率”约4%,在特定时段,大规模集中焚烧秸秆是生成雾霾的重要因素。在焚烧秸秆高发期出现的严重污染天气中,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物对雾霾的贡献率可达20%左右。 

  吉林地区农作物秸秆处理绝大多数采取就地焚烧的方法,这种处理方式害处很大、隐患重重。 

  一是焚烧秸秆污染空气环境。焚烧秸秆会产生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在扩散条件不利情况下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对城市、乡村的空气污染更为直接,也是秋冬季重污染天气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在焚烧秸秆高发期出现的严重污染天气中,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物对雾霾的贡献率可达20%左右。 

  二是威胁交通安全。焚烧秸秆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身安全。 

  三是形成火灾隐患。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导致"火烧连营"。吉林地区是半山区,农田多与山地相连,一旦引发山火,往往很难控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四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秸秆焚烧也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田间焚烧秸秆破坏了这套生物系统的平衡,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农作物的生长因而受到影响。破坏土壤结构。 

  五是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威胁人与其他生物体的健康。               

  建议: 

  1、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还田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机械将秸秆打碎,耕作时深翻埋,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将秸秆腐化分解。另一种秸秆回田的有效方法是将秸秆粉碎后,掺进适量石灰和人畜粪便,让其发酵,在半氧化半还原的环境里变质腐烂,再取出肥田使用。 

  2、过腹还田。过腹还田是将秸秆通过青储、微储、氮化、热喷等技术处理,可有效改变秸秆的组织结构,使秸秆成为易于家畜消化、口感性好的优质饲料。 

  3、培育食用菌。将秸秆粉碎后,与其他配料科学配比作食用菌栽培基料,可培育木耳、蘑菇、银耳等食用菌,育菌后的基料经处理后,仍可作为家畜饲料或作肥料还田。 

  4、制取沼气。秸秆属于有机物质,是制取沼气的好材料。此方法是将种植业、养殖业和沼气池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秸秆产生的沼气进行做饭和照明,沼渣喂猪,猪粪和沼液作为肥料还田。此种方式是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的良好模式,它适应了现代化农村发展的需求,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5、用作工业原料。农作物秸秆可用作造纸的原料,还可以用作压制纤维木材,能弥补木材资源的不足,减少木材的砍伐量,提高森林覆盖率,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 

  6、用于生物质发电。将秸秆直接焚烧和将秸秆同垃圾等混合焚烧发电,还可以汽化发电。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每两吨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一吨标准煤,而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对缓解和最终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将具有重要贡献。 

  7、把秸秆作为新兴的替代燃料特别是生物燃料,从中提取乙醇进行开发利用。 

  答复:  

   提出的“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建设美丽新农村”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提高我区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全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区大气污染及环境治理等工作要求,根据市政府相关文件和市领导工作要求,扎实开展了我区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工作。 

   一、2018年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2018年我区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1000元,秸秆利用新增用量2万吨,秸杆综合利用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广大农户的环保意识有所增强,环境污染压力有所减轻,农村循环经济水平有所提高,农村生态建设得到推进。 

   二、资金申请情况 

   为推进我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加快解决秋冬季节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依据《吉林市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我区积极为大军元牧业有限公司,竣博公司等三家公司申请资金补助,其中大军元牧业有限公司申请资金16.3万元。 

   依据《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吉林市财政局关于组织申报第二批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专项资金的通知》相关规定,我区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共有三家,分别为吉林市金地源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吉林市绿洲农产品有限公司和吉林环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吉林市金地源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申请设备补助资金26.85万元;吉林市绿洲农产品有限公司申请设备补助资金6.73万元;吉林环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秸秆供热项目申请补贴6.3万元,我区共申请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专项资金39.88万元,市发改委正在对所报项目进行审查。 

   三、 2019年秸秆项目推进情况 

   2019年,全区共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项目4个,预计完成新增秸秆利用量50万吨以上。其中,吉林新奥能源发站有限公司的吉林市金珠工业园区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2.7亿元,预计消耗生物质燃料21万吨/年,目前项目正由龙潭经济开发区负责推进和落实;北京神源环保有限公司的30万吨/年生物质绝氧热解热电炭多联产项目,总投资5亿元,预计消耗生物质燃料30万吨/年,目前选址正在协调中,下一步准备立项,力争下半年开始启动。大连汇能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性质为农林生物质发电,机组配备1x30MW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配1x13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同步建立脱硫、脱硝设施。现已注册吉林省美潭能源有限公司,成立工作组入驻化工园开展工作,目前已办理完成用地预审意见书,项目建议书,正在办理规划选址意见书。 

   三、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区政府将秸秆综合利用年度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要求相关单位要做好统筹规划和协调,认真组织实施,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人、目标明确、措施具体。 

   ()加快技术创新,加大新技术的扶持力度。鼓励研究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方法,鼓励开发先进实用的秸秆收集、储运、利用技术工艺和装备,扶持引导基层服务组织发展。加大对秸秆“五化”利用新技术、新设备生产加工企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落实好秸秆加工利用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 

   ()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发挥好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大力宣传焚烧秸秆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和秸秆综合利用对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农民增收等方面的益处。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综合执法,积极普及秸秆综合利用知识和技术,宣传有关政策、典型经验和做法,用技术实践指导群众,用示范带动群众,用效益吸引群众,逐步提高公众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形成自觉利用秸秆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