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政府| 2025-08-26 12:58
打印 |
字号: v|
擘画优质均衡蓝图 谱写幸福教育新篇

   

  图为:山里红美术教室

   

  图为:劳动教育

   

  图为:课后服务

   

  图为:三早育苗活动

   

  图为:人工智能实践活动

   

  图为:科技创新大赛

   

  图为:足球赛

   

  图为:科学副校长聘任

  “十四五”以来,龙潭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幸福教育”为引领,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区域教育事业实现稳步发展。五年来,龙潭教育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全局,以“建功必定有我”的担当抓落实,交出了一份厚重扎实的教育答卷。

  一、规划引领,擘画优质均衡新蓝图

  五年来,龙潭区教育局始终以“规划先行、制度筑基”为引领,构建起“城乡一体、优质均衡”的教育发展新格局。出台了《龙潭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龙潭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五育并举、优质均衡、数字赋能、特色发展”的四大战略,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纲领。从空壳学校撤并到教育集团扩容,从薄弱校改造到智慧校园建设,每一项决策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改革攻坚,激活教育发展新动能

  龙潭区教育局以系统性改革破解教育发展瓶颈,构建起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思政一体化”建设,推进“三早”育苗工程,传承民族精神,厚植爱国情怀。率先推行“大学区管理改革”,建立教师交流轮岗、课程资源共享、教学质量共评机制,组建2个联盟型教育集团,600余场联合教研活动催生教学共研新生态。“双减”攻坚战捷报频传,作业公示、课后服务、校外治理全链条发力,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100%。课后服务全覆盖,全区中小学校开设劳动实践、科技创新、传统文化等11个品类特色社团,“三点半课堂”变身“成长乐园”,龙潭区实验学校、市十六中学、金珠学校被评为省科普助力“双减”试点学校。缸窑镇中心小学、市十六中学、乌拉街镇中心小学被评为省网络学习空间优秀学校,龙潭区荣获教育部颁发的网络空间应用全国优秀区域奖,为全国35个地区之一。10所学校确定为省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程试点学校,龙潭区被省教育厅列为2025年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程试点县区。

  三、项目驱动,打造教育硬核新支撑

  五年来,龙潭区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教育经费超2亿元,实施重大项目23个,办学条件实现历史性跨越。建成大口钦镇中心幼儿园、双语实验学校幼儿园。重建校园食堂8个,让学生吃得更放心,家长更安心。建设学校心理辅导室12个,实现中小学功能教室设备配备率、校舍安全工程覆盖率两个100%。

  四、品牌引领,擦亮龙潭教育新名片

  五年来,龙潭区教育局坚持“特色引领、品牌强教”战略,建立“特色项目孵化—品牌学校培育—区域示范推广”机制,将科学教育、体育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一校一品”工程,成功打造红色教育、冰雪运动、科技创新等12个省级以上特色品牌。持续开展“龙学苑”杯教师技能竞赛活动,教师队伍“三名”工程效果显著。遴选省部级精品课27节,申报省级以上课题74个。红色教育品牌“龙潭娃讲龙潭故事”,让党史学习教育浸润童心。校园足球联赛覆盖19所学校,区实验学校足球队勇夺省运会季军。“山里红美术”“杨树苗音乐”等品牌享誉省市,《参观恐龙化石展》《满族刺绣-书香系列》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一等奖,美术教师王晓野2024年作为全省唯一一名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普通教师在吉林省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中广受好评。劳动教育基地里,3000余名学生化身“小农夫”,“二十四节气课程”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

  五、科学教育,开拓学生科学新视野

  “十四五”期间,龙潭区教育局积极探索科技教育,全面加强科学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的融合,联合区域内四所高校院长、教授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于2024年4月成功举办了首届科学教育现场会暨科学副校长聘任“助梦行动”启动仪式,18位高校专家学者受聘龙潭区中小学科学副校长,现场展出我区中小学生及高校带来的科技作品1000余件,社会反响热烈。

  2024年12月27日,龙潭区科协、龙潭区教育局、龙潭区实验学校开展的“强国复兴有我——探索科学奥秘,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系列进校园活动被中国科技协会评为2024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2025年龙潭区各中小学积极参与吉林省第六届科普云社团活动、人工智能综合实践活动等,成果显著。

  科学教育成果丰硕,组织全区中小学校参加全国各级各类科技赛事。在第29届、30届吉林省科技艺术大赛中共获各类奖项52个。龙潭区金珠学校获吉林省科技馆科普“云社团”优秀组织单位,龙潭区实验学校3D设计作品《大美吉林—冰雪之缘》获2022年第三届全国冰雪创意设计大赛小学组全国一等奖。龙潭区实验学校、吉林市第十六中学校成功申报吉林省科普助力“双减”试点学校,龙潭实验学校被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委员会授予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

  吉林省第38届科技创新全国总决赛中,龙潭实验学校、二实验学校共8个作品获奖;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青科赛)总决赛中,龙潭实验学校的36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2024年吉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综合实践活动大赛中,十六中学、龙潭实验、龙潭二实验的300余名学生分别在创意智造、创意编程、电脑绘画三个赛项中分获一二三等奖,27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2024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意与实践大赛吉林省选拔赛(低年组)中,龙潭实验学校10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世界无人机大会无人机竞赛暨中国-俄罗斯科技模型大赛中,无人机第三视角障碍赛”,龙潭实验李佳阳同学获得一等奖。

  六、暖心服务,书写教育惠民新答卷

  五年来,龙潭区教育局织密织牢教育惠民网,建立“三张清单”民生保障机制,创新实施“五位一体”助学体系。建立校园安全“三防联动”机制。560万元助学金温暖近万名学子心田,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实现“零辍学”;课后服务实现“5+2”模式全覆盖,33类特色社团点亮多彩童年,全域推行“专线专车+智慧监管”校车改革模式,新增标准化校车47台;安全演练年均超150场次,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七、展望未来,砥砺奋进新征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龙潭区教育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创新驱动、数字赋能”为引擎,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教师发展“三大工程”,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让集团化办学覆盖更广,让智慧教育赋能更强,让“五育并举”成果更丰,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更创新的机制,奋力书写“幸福教育”新篇章。

  龙潭教育,未来可期!

  来源:龙潭区教育局

  初审:包金涵

  复审:张帅

  终审:纪汉威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WWW.LONGTAN.GOV.CN
擘画优质均衡蓝图 谱写幸福教育新篇
日期:2025-08-26    来源: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政府

   

  图为:山里红美术教室

   

  图为:劳动教育

   

  图为:课后服务

   

  图为:三早育苗活动

   

  图为:人工智能实践活动

   

  图为:科技创新大赛

   

  图为:足球赛

   

  图为:科学副校长聘任

  “十四五”以来,龙潭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幸福教育”为引领,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区域教育事业实现稳步发展。五年来,龙潭教育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全局,以“建功必定有我”的担当抓落实,交出了一份厚重扎实的教育答卷。

  一、规划引领,擘画优质均衡新蓝图

  五年来,龙潭区教育局始终以“规划先行、制度筑基”为引领,构建起“城乡一体、优质均衡”的教育发展新格局。出台了《龙潭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龙潭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五育并举、优质均衡、数字赋能、特色发展”的四大战略,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纲领。从空壳学校撤并到教育集团扩容,从薄弱校改造到智慧校园建设,每一项决策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改革攻坚,激活教育发展新动能

  龙潭区教育局以系统性改革破解教育发展瓶颈,构建起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思政一体化”建设,推进“三早”育苗工程,传承民族精神,厚植爱国情怀。率先推行“大学区管理改革”,建立教师交流轮岗、课程资源共享、教学质量共评机制,组建2个联盟型教育集团,600余场联合教研活动催生教学共研新生态。“双减”攻坚战捷报频传,作业公示、课后服务、校外治理全链条发力,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100%。课后服务全覆盖,全区中小学校开设劳动实践、科技创新、传统文化等11个品类特色社团,“三点半课堂”变身“成长乐园”,龙潭区实验学校、市十六中学、金珠学校被评为省科普助力“双减”试点学校。缸窑镇中心小学、市十六中学、乌拉街镇中心小学被评为省网络学习空间优秀学校,龙潭区荣获教育部颁发的网络空间应用全国优秀区域奖,为全国35个地区之一。10所学校确定为省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程试点学校,龙潭区被省教育厅列为2025年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程试点县区。

  三、项目驱动,打造教育硬核新支撑

  五年来,龙潭区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教育经费超2亿元,实施重大项目23个,办学条件实现历史性跨越。建成大口钦镇中心幼儿园、双语实验学校幼儿园。重建校园食堂8个,让学生吃得更放心,家长更安心。建设学校心理辅导室12个,实现中小学功能教室设备配备率、校舍安全工程覆盖率两个100%。

  四、品牌引领,擦亮龙潭教育新名片

  五年来,龙潭区教育局坚持“特色引领、品牌强教”战略,建立“特色项目孵化—品牌学校培育—区域示范推广”机制,将科学教育、体育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一校一品”工程,成功打造红色教育、冰雪运动、科技创新等12个省级以上特色品牌。持续开展“龙学苑”杯教师技能竞赛活动,教师队伍“三名”工程效果显著。遴选省部级精品课27节,申报省级以上课题74个。红色教育品牌“龙潭娃讲龙潭故事”,让党史学习教育浸润童心。校园足球联赛覆盖19所学校,区实验学校足球队勇夺省运会季军。“山里红美术”“杨树苗音乐”等品牌享誉省市,《参观恐龙化石展》《满族刺绣-书香系列》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一等奖,美术教师王晓野2024年作为全省唯一一名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普通教师在吉林省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中广受好评。劳动教育基地里,3000余名学生化身“小农夫”,“二十四节气课程”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

  五、科学教育,开拓学生科学新视野

  “十四五”期间,龙潭区教育局积极探索科技教育,全面加强科学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的融合,联合区域内四所高校院长、教授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于2024年4月成功举办了首届科学教育现场会暨科学副校长聘任“助梦行动”启动仪式,18位高校专家学者受聘龙潭区中小学科学副校长,现场展出我区中小学生及高校带来的科技作品1000余件,社会反响热烈。

  2024年12月27日,龙潭区科协、龙潭区教育局、龙潭区实验学校开展的“强国复兴有我——探索科学奥秘,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系列进校园活动被中国科技协会评为2024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2025年龙潭区各中小学积极参与吉林省第六届科普云社团活动、人工智能综合实践活动等,成果显著。

  科学教育成果丰硕,组织全区中小学校参加全国各级各类科技赛事。在第29届、30届吉林省科技艺术大赛中共获各类奖项52个。龙潭区金珠学校获吉林省科技馆科普“云社团”优秀组织单位,龙潭区实验学校3D设计作品《大美吉林—冰雪之缘》获2022年第三届全国冰雪创意设计大赛小学组全国一等奖。龙潭区实验学校、吉林市第十六中学校成功申报吉林省科普助力“双减”试点学校,龙潭实验学校被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委员会授予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

  吉林省第38届科技创新全国总决赛中,龙潭实验学校、二实验学校共8个作品获奖;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青科赛)总决赛中,龙潭实验学校的36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2024年吉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综合实践活动大赛中,十六中学、龙潭实验、龙潭二实验的300余名学生分别在创意智造、创意编程、电脑绘画三个赛项中分获一二三等奖,27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2024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意与实践大赛吉林省选拔赛(低年组)中,龙潭实验学校10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世界无人机大会无人机竞赛暨中国-俄罗斯科技模型大赛中,无人机第三视角障碍赛”,龙潭实验李佳阳同学获得一等奖。

  六、暖心服务,书写教育惠民新答卷

  五年来,龙潭区教育局织密织牢教育惠民网,建立“三张清单”民生保障机制,创新实施“五位一体”助学体系。建立校园安全“三防联动”机制。560万元助学金温暖近万名学子心田,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实现“零辍学”;课后服务实现“5+2”模式全覆盖,33类特色社团点亮多彩童年,全域推行“专线专车+智慧监管”校车改革模式,新增标准化校车47台;安全演练年均超150场次,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七、展望未来,砥砺奋进新征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龙潭区教育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创新驱动、数字赋能”为引擎,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教师发展“三大工程”,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让集团化办学覆盖更广,让智慧教育赋能更强,让“五育并举”成果更丰,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更创新的机制,奋力书写“幸福教育”新篇章。

  龙潭教育,未来可期!

  来源:龙潭区教育局

  初审:包金涵

  复审:张帅

  终审:纪汉威